職場的套路其實有很多種,筑招網小編的回答是沒有最深的,只有更深的,有時候可能只是一些經濟上的損失,但有時候可能會斷送你的職業(yè)生涯,下面,簡單說下幾種小編遇到或是聽朋友說到的案例。
1.招聘陷阱
不知你是否經歷過,入職短短一個多月便會被辭退的事情,而你本身并沒有做錯什么,這種就是典型的為節(jié)省人力成本,給職位設定一個試用期,在這期間工資很低,轉正后收入又很高,把你吸引過去后,又在轉正之前使用各種理由將你辭退,這樣既能獲得廉價勞動力,又能把一些基礎的臟活累活全干了。
舉一個我親身經歷過的例子,上學實習時面試一家公司被告知,需先做外圍宣傳,也就是發(fā)傳單之類的工作,工資少的可憐,但只要堅持30天,便可以轉正,在做了有大概20天的時候,發(fā)現一起來的很多人都被莫名其妙辭退了,后來問了學校老師,才知被套路了,雇一個臨時工發(fā)傳單,比一個兼職要便宜的多,最后果斷選擇辭職。
2.培訓洗腦
這一點尤其是年輕人,剛入職的時候,除了一些基本的業(yè)務培訓外,還會組織你參加所謂的拓展培訓,還美其名曰搞好團建,增加凝聚力,成就你我他,可是在這些冠冕堂皇的口號背后,卻是一種洗腦過程,比如他會告訴你如何成功,給你講一些看似有道理,但卻根本經不起推敲的故事案例,從而讓你像打了雞血一樣玩命工作,甚至為此不惜欺騙客戶,甚至做出違法的事情來。
3.言多必失
在職場上,一定記得不該說的不說,不該做的不多,比如有同事問你明年你還來不來?你這個月工資發(fā)了多少?你覺得某某領導怎么樣等等,面對這些問題,如果不是特別信任要好的同事,盡量選擇中性一些的回答,因為,你永遠不知道你一時隨意的回答會出現什么樣的后果,我就有過這樣的經歷,當時想也沒想的說完之后,沒想到不到兩天,領導就知道了,那叫一個悲劇。
案例:針對你這個月工資發(fā)了多少?,你可以選擇下面的回答方式。
回答1:你發(fā)了多少?(用反問的方式讓對方先回答)
回答2:別提了,還不夠交房租呢,下班準備看場電影放松下,這個電影你感覺咋樣?(用失望情緒讓對方不再追問,同時叉開話題)
另外,對于同事讓你協助的工作,一定要量力而為,如果自己有時間,能夠勝任,適當幫忙一下也無可厚非,可如果是自己不擅長的,盡量委婉拒絕,因為你不知道對方的目的是什么,曾經老板開會給部門經理安排工作,經理找到我做,結果沒有做到他們預期的結果,后來所有的責任全都是我的,經理還在老板面前把我數落一頓,人家一點事沒有。
總結:職場上勾心斗角的事情很多,團隊規(guī)模越大的地方,套路也就越多,總之一句話,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前提下,利用職場做多元化積累,比如工作經驗,結交朋友,拓展人脈等等。
【觀點僅代表作者,不代表本站立場】
掃一掃添加微信
使用小程序
使用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