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【我們?yōu)槭裁刺暨x這篇文章】剛出社會的新人,我也看了不少,「搞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」會是剛走出大學的畢業(yè)生,很常遇到的問題。雖然作者本身也是一個新人,但我個人認為他在厘清自己人生的關鍵問題上,思考過程是很有趣、值得參考的,分享給大家。
?
前份工作我與公司簽了短期的工作契約,在快要結(jié)束的時候,我跟大多數(shù)的人想法一樣,打算一邊投履歷一邊面試,希望在工作期滿后,能順利銜接到理想的下一份工作。
?
可惜的是,離開前我還是沒能得到新的offer,最終,耗時四個多月,投了20 封以上的履歷,歷經(jīng)了4 場面試后,才選定了職涯的下一個落腳處。平均一個月丟了5 封左右的履歷,才能得到一場面試機會??雌饋?,并不是順利的求職過程。
?
難免產(chǎn)生的自我否定與懷疑,在心志薄弱的時候,侵蝕自己的自信心,我只能要求自己在每一次丟出履歷以后,要以平常心看待回應,無論有沒有機會面試,或是有沒有拿到offer, 記得都不要否定自己 。
?
求職的過程,你可以檢討自己的不足,但切記不要自我否定。
?
寫下這一篇,是希望寫給跟我一樣曾經(jīng)對未來感到迷惘的人,在未來選擇工作時,如何與自己對談,并且認識自己的一些心法。
?
?
空出時間與自我對話,好好認識自己的職涯
這次的職涯轉(zhuǎn)換,我深刻面臨了從很早以前,就一直卡在心里的問題:
?
什么工作是未來想要努力經(jīng)營的?
?
什么工作你不會覺得在浪費時間?
?
你想做什么成為你的終生志業(yè)?
?
這幾個大哉問很難,相信絕大多數(shù)人在即將就業(yè)時,都曾經(jīng)面臨過。如果你很幸運,曾經(jīng)在某個時刻靈光一現(xiàn),或是發(fā)現(xiàn)了讓你眼睛發(fā)亮的職場,那么很恭喜,已經(jīng)比大多數(shù)的人,多了時間準備自己。
?
對我來說,學生生涯并沒有引領我找到自己的興趣,也因此,對于未來,我始終沒有一個結(jié)論。于是,大學畢業(yè)打算到研究所時想想,研究所畢業(yè)打算到國外時想想,國外回來時打算服役時想想,直到步入社會,蹉跎了不少時光。
?
到了已經(jīng)出社會工作一年后的現(xiàn)在,我才得到了一些較為清晰的想像,但無論如何,還是慶幸自己對于自我能有所得。
?
我認為在回答這些大哉問前,與自我對話時,要先回頭問問自己:
?
做什么工作能有價值?什么職場讓你與眾不同?
以我來說,我是測量測繪背景出身,大學時原先專攻不動產(chǎn)市場相關科目,到主修測量類別畢業(yè),后來在研究所也是結(jié)合這兩個領域的專業(yè),撰寫論文畢業(yè)。
?
而曾經(jīng)擔任助理,到媒體投書、接抖音頻道經(jīng)營、或是參與新創(chuàng)團隊的過程,在地政的法治類別中,也能有相關經(jīng)歷可以說明。甚至在前一份工作,給公司聘雇為城鄉(xiāng)規(guī)劃師,派駐在公家機關,無論是公部門的經(jīng)歷,或是城市的規(guī)劃類別,也都可以軋上一角。
?
對我來說,過去的學經(jīng)歷,無論是本科中不同的專業(yè)類別,或是公、私部門,都擁有可以在面試中作說明的地方,幾乎可以說是我的鐵飯碗,是自己不同于別人的一技之長。
?
如果要找一份工作,從自己所學的專業(yè)去找,通常是最快的方法。
?
如果今天想應聘測量測繪類別的工作,我很有自信能保有競爭力,或是有互相拼搏的機會。
?
然而,按著自己的專業(yè)選擇工作就是最佳解嗎?我會說,按照學歷選擇,應該是社會上普遍對你的期待。 但你對于自己呢?你對自己的期望是什么?
?
如果你的期望與深耕已久的專業(yè)相符,那當然很好。但如果期望在其他領域發(fā)揮,本科的相關工作就不會是最佳解了。 有時候必須要向下發(fā)掘,看看自己的期望到底埋在哪里,那個期望,其實就是你對于自己未來的想像。
?
?
?
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興趣?或是想完成的目標?
?
興趣這件事,我始終認為是成就職涯最好的禮物。 人的一生將花上大半輩子在職場,興趣能夠使你樂此不疲,能為你添加熱情前進。(否則每天想著退休或轉(zhuǎn)職,應該會是常有的事??。?/span>
?
而找尋自己興趣的方法,可以觀察 日常生活中,私底下經(jīng)營的主題,或是平常就有關注的領域著手 。就是那些非做不可的事以外,你會主動自發(fā)去做的事情。
?
例如,一直以來我對籃球運動都很有興趣,除了平時會與三五好友相約運動外,我也愿意投入額外的時間來經(jīng)營社群。我清楚籃球選手不會成為我的職業(yè),但體育記者、編輯,或是社群經(jīng)營的領域,也許就會是在這個興趣之上,我可以考慮的工作。
?
有興趣的事物,通常不會讓你感受到時間的流逝,也不會讓你分心想著另一件事。
?
當然,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不同興趣,如果做跟自己興趣有關的工作,也會是不錯的選擇。但我認為在 興趣之中,有幾個特殊目標,是你會想要致力追求,且對你而言獨具意義的。
?
以我來說,我平時還關注不少法學知識,像是法律、測繪測繪、勞動相關的民生議題,也對于具故事性的知識內(nèi)容深深著迷。我認為較艱澀的法學知識,與一般民眾之間的認知落差,是能夠結(jié)合上述我的兩種興趣,透過法普與使用體驗來得到改善的。
?
在興趣之中,會有某個點,將成為你愿意花心思致力追求的目標。
?
光是想到就覺得既興奮又期待的事,我知道這就是我想做的,想致力追求的目標!
?
簡單來說,對我而言, 興趣可以讓你燃起熱情,目標則可以讓你追求卓越。其中一種若是可以存在你的職涯之中,那肯定是最好的事。
?
有哪些能力可以培養(yǎng)?它可以成為你的未來工作嗎?
花一些時間沉淀吧!哪怕是你覺得平凡無奇的喜好,都可能成就你獨特的能力。 想想過去的經(jīng)歷與自己的喜好,并且思考從這當中,還需要獲得什么能力強化。
?
如果以我想要追求目標來說,會需要文字能力撰寫文案,法普能力譯出淺顯易懂的內(nèi)容,影音能力做剪輯后制,社群經(jīng)營做推廣發(fā)布,是因為我對創(chuàng)造具故事性的知識內(nèi)容深感興趣,這些能力可以幫助我達成。
?
過去一年我嘗試著手文字、影音、法普、社交經(jīng)營,而這些新能力能開啟哪些職涯發(fā)展呢?
?
文字能力可以幫助我打開評論、編輯、文案等領域;影音能力可以幫助我打開剪輯、后制、特效的大門;法普能力則可以幫助我成為內(nèi)容企劃,梳理難懂的法學知識;社群經(jīng)營能力則可以專職平臺操作、粉絲互動,凝聚有共同興趣的人。
?
但是,如果問我想不想每天寫文案,舉凡像是具商業(yè)性質(zhì)、廣告類相關,或是專職影音后制,剪些娛樂性質(zhì)的影片,以某樣技能當作我的工作,答案可能會是 否定 的。
?
原因在于,這些能力的培養(yǎng),其實都圍繞著同一個目標之上。
?
而 在這個目標之上,這些技能的使用,對我來說才有意義 ,如果用在其他不同的主題,也許這些能力帶來的就不是快樂,而是痛苦。因此,從這之中雖然發(fā)覺自己有其他職涯的選項,但如果與目標無關,我就不會想讓這項技能成為我的未來工作。
?
為了追求興趣或達成目標,你會培養(yǎng)一些能力。但這些能力的延伸,并不一定會是你想做的工作。
?
于是,當我發(fā)現(xiàn)我的最終目標,也明白哪些能力能幫助我往這個方向前進。圍繞這個目標,我又能夠勝任的職務,就是最適合成為自己的未來工作,如果能找到相關的職缺,對我來說就是下一站的最佳選擇。
?
?
?
認識了自己以后,工作該怎么選呢?
?
如果以打牌來說,我會說面對職涯選擇,你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知道自己手上的牌有哪些。
?
你了解到你與眾不同的地方,不同于別人的一技之長。
?
你發(fā)掘了你自己平時有在關注、經(jīng)營的興趣,而在追求自己的興趣時,也有一些新的職涯選項。
?
興趣之中,你發(fā)現(xiàn)了一些你想追求的目標,有些職涯選項能夠幫助你在未來達成這些目標。
?
這時候應該就能縮小你的選擇范圍,并且鎖定相關的職場。我認為工作選擇的排序會是這樣:
?
目標和興趣并存于其中
與你的目標直接相關的職務
未來可以幫助你達成目標的職務(間接相關)
與自己興趣有關的職務
具有個人專業(yè)或特殊專長的職務
這樣的思考脈絡,也是從朋友身上學到的,他們都有著心目中想要完成的終極目標,并且在職涯發(fā)展的選擇上,都選擇了能幫助他們完成這個目標的職務(排序3),在 追求目標的同時,一邊提升自我的能力,一步一步地規(guī)劃前進 。
?
從上述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 我認為選擇上,目標應該優(yōu)先于興趣 ,我想這也是因為追求卓越,勇于承接挑戰(zhàn),并進而突破自己,這樣的奮斗歷程,我認為是足以做為終生志業(yè)的。(某方面來說,也算是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!?)
?
后記
這個社會看待求職者很現(xiàn)實,學歷、經(jīng)歷、證照文憑,都是看你適不適任這個職務時,客觀評斷的要件。
?
興趣與熱情從來都不能量化,以企業(yè)的角度來說,沒有辦法確定求職者到底抱有多大的興趣和熱情,以證明文件作判斷,其實也算是理性的選擇。但我認為這些潛在的特質(zhì),才是一個工作者最難能可貴的地方,也才能帶給公司不一樣的成長。
?
一個有背景但沒有興趣的人VS 一個很有興趣但沒有背景的人,誰比較適任?不同情境也一樣嗎?
?
決定要跨出不一樣的方向后,就開啟了這四個多月求職的長征,我想,除了體認到目前掌握的能力還不足外,學經(jīng)歷不夠推自己上去是很大的因素。也不得不說一下,創(chuàng)作知識內(nèi)容的舞臺真的很少,我認為這也是社會上滿可惜的地方。
?
還記得剛開始投遞履歷時,正巧有幾家公司都釋出我非常感興趣的職缺,有些職缺甚至還需要準備相關作業(yè),作為筆試測驗的部份,作了些研究也認真地準備,只可惜事與愿違,心里總想著如果能踏上那舞臺,必然能活躍其中吧!
?
這些過程,盡管曾經(jīng)沮喪,但我并不感到后悔。至少,在這段期間,更加認識自己,我知道自己正走在心中向往的方向。 這些失敗,是走在路上時,必然會遭遇的碰撞。
?
也希望這段時間思考自己的過程與想法,能帶給正在閱讀的你,看待自己的切入角度,得到不一樣的啟發(fā)。 不要為自己的人生設限,人的潛能無限寬廣,聆聽自己的心之所向,就放膽去追求吧!
?
【觀點僅代表作者,不代表本站立場】
掃一掃添加微信
使用小程序
使用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