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1.【仔細聆聽并適當發(fā)問,搞清楚主管的指令與背后的目的】
簡單來說,就是保持對主管指令的好奇心。
就算是印表機印不出文件這樣小小的問題,也能看出處理事情的能力。
主管:「小明,你去看一下印表機是不是沒有紙了?」小明看完后說:「對,沒有紙了?!?/span>
小明這樣回答,主管肯定不會覺得小李做的好吧?主管會這么問就代表表機出了點狀況,內(nèi)心希望小明協(xié)助處理好印表機的情況,如果小明需要一個口令一個動作,那他肯定不容易受到主管、同事的認同。
當主管私下抱怨小明反應太遲鈍,千萬別覺得是「主管干嘛不一次說清楚」,而是要想想看主管指令背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。如果是比較困難的任務,不妨可以問清楚內(nèi)容,千萬不要用自己想的「以為」來完成交辦任務。
?
2.【不要吝嗇贊美與鼓勵,以分享代替責備】
有效溝通建立在雙方的認同感之上,溝通請不要吝嗇贊美與鼓勵,并以分享代替責備,不是一定要在議題上打倒同事讓他順從你的想法,可以先贊美對方提案的優(yōu)勢,并客觀分析自己的看法,提出「不同面相的回饋」給同事們,進而共同合作找出最佳解法,有效的溝通完成任務。
?
3.【態(tài)度最重要,禮貌永遠不嫌多】
職場溝通順暢的另一個重點,是要讓別人覺得受到尊重,這樣他們才會敞開心房的跟我們互動。平時抱持著「尊重、包容、友善」的態(tài)度,并盡量多使用敬稱、多說「請」、「謝謝」、「對不起」,以頭銜職稱稱呼客戶或長官等。
在職場與商場上,禮貌絕對是不嫌多的。你尊稱別人,別人怎么樣也不會取笑你。對方若是和善的人,可能會跟你說:「別叫我陳經(jīng)理,叫我Jack就好?!沟@個界限必須得是對方打破,而不能我們想當然的跨越。
4.【犯錯后,第一步是道歉,解釋擺在最后】
當在工作上出了意外的狀況,第一時間處理的重點是馬上道歉并承諾盡快解決問題。最后再來解釋發(fā)生問題的原因與檢討事情處理的缺失。 千萬不要在第一時間解釋當下的情況,對方正著急要把事情處理好,并不會聽進去你的解釋,只會覺得你在辯解并讓人感到厭煩。
?
5.【重要的事情盡量記錄下來,遵守承諾不失信】
不要讓其他人對你的印象是迷糊又粗心大意,該做的事、答應別人的承諾要好好記錄,并在時限內(nèi)完成、兌現(xiàn),千萬不要食言而肥,更不要因此拖累團隊,造成工作伙伴的困擾。 在別人心中留下準時、守信的好印象,未來有求于別人時,對方也會愿意盡全力幫忙。 唯有先尊重自己,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。
?
6.【回話之前,三思而后行】
假如真的遇到「令人傷腦筋的問題」,可以使用不同形式的回答方式,依照以下三步驟回答:
(1)先簡潔「回覆問題」
(2 )放入「轉(zhuǎn)折橋梁」
(3)清楚、委婉地提出「重點訊息」
例如:上司問「上周交給你的企劃做好了沒?」
(1)「回覆問題」不好意思,那份企劃目前還沒完成
(2)「轉(zhuǎn)折橋梁」因為這份企劃很重要,我抱著較謹慎的態(tài)度處理
(3)「重點訊息」昨天我已經(jīng)將架構全部擬好,現(xiàn)在進度正在加速中,周五前一定可以完成,請您放心!
?
7.【別輕視任何人】
很多職場新鮮人常犯的錯誤,是沒有對身邊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態(tài)度。對上、對外顯得恭敬有余,但對其他人有時就失去禮數(shù)了。
對大樓警衛(wèi)、對打掃的工友、對柜臺、對快遞,可千萬不能露出一副「我可是高級白領」的味道。
廣結(jié)善緣是要時時放在心中的,因為在職場上我們所有的表現(xiàn),其他人都會看在眼里,這些人在工作場合中到處穿梭,有時候可會跟你意想不到的人聊到關于自己的話題。
例如,跟某個客戶的總經(jīng)理一起搭電梯下樓時,一個打掃阿姨走了進來,總經(jīng)理跟她打了聲招呼,問她最近如何,打掃阿姨就跟他抱怨起來,說那個新來的業(yè)務很沒禮貌,對她大呼小叫的。我看那總經(jīng)理當場就眉頭一皺。
時時刻刻警惕自己千萬別驕傲自負、輕視任何人,一個不小心,可能就落人口舌了。
我們的傳達出去的形象不僅跟我們自身有關,也有可能透過別人的嘴里間接地傳遞出去。若不希望別人傳遞出負面的訊息,就得在面對每個人時,都給予相同的尊重與禮貌。
【觀點僅代表作者,不代表本站立場】
掃一掃添加微信
使用小程序
使用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