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臺灣陳瑞憲
第一大師打造華航2.0
陳瑞憲,一位富含人文涵養(yǎng),設計手法獨步臺灣,每每創(chuàng)造驚喜的大師,1994年即被日本W(wǎng)eekly AsahiGraph 選為二十世紀大中華區(qū)最有影響力的五位建筑師之一。這評比,頗有眼光及遠見。
?
▍陳瑞憲RAY CHEN
●1977~1980 淡江大學化學系畢業(yè)
●1983~1986 東京設計者學院建筑系畢業(yè)
●1986~1987 安藤忠雄建筑師事務所??? ?
●1988~1991 禾力設計工程公司–主任設計師
●1991~1993 成立陳瑞憲建筑研究室??? ?
●1993~2002 成立吉瑞凡國際有限公司–建筑設計總監(jiān)
●2002–Present 成立十月設計–建筑設計總監(jiān)
●2010-Present 三石建筑事務所–主持人
?
筆者在2000年曾經(jīng)親自走進過陳瑞憲幫「美學的經(jīng)濟」一書作者、媒體名人詹偉雄所設計的住家,那是臺北近郊一處聚集了藝術家、設計師、文青、詩人的社區(qū)-新店花園新城。當時便被陳瑞憲的設計手法所震撼,他打通了兩棟各約25坪的空間,將所有對外墻面全部打掉裝上整面落地窗,成為面對蒼翠山景的屋子,空間內(nèi)大量使用質(zhì)樸的木材、石材,每一區(qū)都有匠心獨運的安排,筆者至今猶記得當初在那房子所體驗到所謂的「設計的力量」以及陳瑞憲的大師手法。
?
而在詹偉雄正樓下的房子,則是當時身為壹周刊副總編輯也是詹偉雄好友的康文炳住居,康看到詹偉雄的房子那么深具品味,也迫不及待請到陳瑞憲操刀,果然又創(chuàng)造出另一棟陳瑞憲風格的經(jīng)典住宅,這兩棟房子可說是當時花園新城的兩顆珍珠,慕名前去拜訪的朋友、來拍攝mv的導演名人絡繹不絕,成為一段設計界的美談。
?
而如今,這樣的地方要再請到陳瑞憲來設計怕是不容易了!
?
這二十幾年來,隨著誠品書店中友店的成功以及陳瑞憲的設計得獎連連,他的作品益發(fā)彌足珍貴,那些深具水準、美到令人咋舌的設計作品往往都出自陳瑞憲之手(如quote hotel、 君品酒店、THE HOUSE),知名度急遽上升,不僅家電廣告代言找上他、高端品味雜志客座總編輯找上他、豪宅建設找上他、飯店設計找上他,陳瑞憲三個字儼然成為品味美學的代名詞。
?
而他的最新作品便是新近完成的華航第一航廈貴賓室及777-300ER新機的座艙設計。位于桃園機場第一航廈管制區(qū)四樓的華航新世代貴賓室,占地330坪,提供222個座位,包括貴賓包廂、休憩閱讀區(qū)、上網(wǎng)區(qū)、舒眠區(qū)、用餐區(qū)及茶吧等設施,還特別設有淋浴間、哺乳室、全區(qū)免費Wi-Fi無線上網(wǎng)等貼心服務。華航在桃園機場另有第二航廈貴賓室及去年啟用的梅苑貴賓室,分別提供242個及65個座位,總計三個貴賓室提供頭等艙及商務艙旅客服務使用。
?
歷經(jīng)兩年設計及整裝改建的華航第一航廈貴賓室,由陳瑞憲營造新美學場域,以宋代美學與江南庭園山水發(fā)想,蘇州網(wǎng)師園作為區(qū)域構思,依不同目的如閱讀區(qū)、休憩區(qū)等等分區(qū)而建,其中更有機場貴賓室首見之整面自然采光植栽造景墻;另參考蘇州滄浪亭之長廊意象,以現(xiàn)代手法演繹出融合大自然與江南庭園的特別風格,如三義老師傅親雕的原木大門、來自花蓮的花崗原石,搭配皮制桌面、絨布沙發(fā)等,成功將古典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美學融洽結合,營造出令人舒適又富有人文氣息的氛圍。
?
往細部深入,陳瑞憲還運用空間創(chuàng)作出有趣的設計與巧思,如廁所的「溪山行旅圖」,客人如廁時可與窗景同賞,或者與畫中山頂?shù)男∪藢σ?,在空中賞畫。而一走進飛機右手側的黑色面板則藏有唐朝詩人王維的「坐看云起時」詩句,中文字的顯學化,與華航所代表的地域性,呼應到了極點,至于為何要讓這詩句若隱若現(xiàn)呢?「隱藏起來的感覺,是給搭機乘客第二次、三次上機時,仍能找到新意的驚喜?!龟惾饝椚缡钦f。
?
為何選擇宋代作為參考座標?「宋代美學有現(xiàn)代感,卻又簡單,是極好的入門方式。」陳瑞憲說道,而思考屬于臺灣的獨特美學,陳瑞憲使用宋代的簡約美感呈現(xiàn),簡單的柿木皮做為基底,豪華商務艙添上座椅旁的臺燈,如同誠品書店般的溫度,極簡卻又不失豪華的表征,是陳瑞憲認為讓外國人認識臺灣最美的哲學手法。
?
如今大功告成,可以說,陳瑞憲改造且提升了華航形象。
?
關于這次的設計,陳瑞憲最后下了一個注解,也是他對自我角色的結論:「我是一個翻譯者,透過設計傳達感受?!?br>
?
獲獎紀錄
◆ 1994 日本W(wǎng)eekly AsahiGraph 選為二十世紀大中華區(qū)最有影響力的五位建筑師之一
◆ 1997 獲選臺灣室內(nèi)雜志空間設計作品類年度票選金獎
◆ 1998「誠品書店臺中中友店」獲得室內(nèi)雜志主辦之空間設計作品金獎
◆ 2003 作品「盧修一博士紀念碑」入選建筑雜志主辦臺灣建筑之美
◆ 2004作品「誠品高雄大遠百店?榮獲香港設計中心主辦之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
◆ 2004 臺灣室內(nèi)雜志選為臺灣區(qū)最具代表性的設計師之一
◆ 2005 作品「盧修一博士紀念碑?推薦入選第五屆遠東建筑獎初賽
◆ 2005 擔任「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?評審,香港設計中心主辦
◆ 2006 作品「北美館展覽-書法與空間的對談?入圍臺新年度視覺藝術獎決賽
◆ 2008 獲選「Next Gene 20 國際建筑博覽會」二十位創(chuàng)作建筑設計師之一
◆ 2008 建筑作品「回院」榮獲空間母語文化基金會主辦之建筑獎金獎
◆ 2009 作品「臺北當代藝術館展覽- 私塾習」榮獲香港設計中心主辦之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
中國香港梁志天
杜拜四合院之文化風韻
剛以杜拜棕櫚島亞特蘭蒂斯度假酒店元餐廳榮獲Commercial Interior Design Awards年度室內(nèi)設計大獎的梁志天出身于香港,以現(xiàn)代風格見稱,善于將饒富亞洲文化及藝術的元素,融入其建筑、室內(nèi)和產(chǎn)品設計中。
?
1957年出生于香港,在1999至2014年間,梁氏12度被素有室內(nèi)設計奧斯卡之稱的Andrew Martin International Interior Design Awards甄選為全球著名室內(nèi)設計師之一。近年來,梁氏更數(shù)度獲邀擔任業(yè)界權威設計大獎的評委。梁志天的設計備受國際推崇和肯定,早年已沖出亞洲,應邀與國際品牌合作設計各式產(chǎn)品。2013年,梁氏更應邀加入由國際房地產(chǎn)企業(yè)家約翰.海奇考克斯(John Hitchcox) 和設計大師菲力浦.史達克(Philippe Starck) 合作成立的yoo之明星級設計團隊,成為Steve Leung & yoo品牌的創(chuàng)意總監(jiān)。
?
梁志天以現(xiàn)代的設計手法,從中國傳統(tǒng)四合院汲取靈感,打造棕櫚島亞特蘭蒂斯度假酒店的杜拜中餐廳—元餐廳,而此優(yōu)秀杰作更于國際設計大賽Commercial Interior Design Awards 2014中,一舉奪得中東區(qū)休閑娛樂組別的年度室內(nèi)設計大獎(Interior Design of the Year)。
?
元餐廳是亞特蘭蒂斯度假酒店的第一家高級中餐廳,設計師從傳統(tǒng)中式建筑“四合院”中汲取靈感,透過現(xiàn)代設計手法,融合傳統(tǒng)中式建筑之美,為整個空間營造傳統(tǒng)文化的優(yōu)雅氣質(zhì)。獨特的燈光布置與尊貴雅致的用餐氛圍,讓賓客遠在中東也能享受地道的中式餐飲體驗。
?
一扇精心雕琢的深色木門引領賓客步入餐廳,迎面一道“萬”字紋通花木格墻透出融融暖光,映襯著前方精美的瓷器裝飾,向客人傳達著來自東方的殷切問候。
?
前行數(shù)步,恢弘敞闊的大廳隨即映入眼簾。大廳以優(yōu)雅的藍灰二色為主調(diào),由中央一座巨型天窗引入自然光線,在古色古香的中式通花窗欞的裝飾下,猶如四合院中四面環(huán)墻的庭院。天窗下懸掛了著名日本設計師澤田廣俊為餐廳量身定制的藝術裝置,仿似成千上萬振翅欲飛的銀色飛鳥盤旋其中,氣宇非凡。米黃色透光云石鋪就的舞臺之上,安放著一排精致的長桌和藍色織錦高背座椅,打造格調(diào)高雅的用餐環(huán)境。大廳一側的吧臺設計華麗大氣,由米黃色縞瑪瑙和珍珠母貝馬賽克拼成的背景墻璀璨奪目,賓客可愜意地在這一片瑰麗之中細味醇酒,盡享歡愉。
?
穿過大廳,踏著煙灰色橡木地板來到一片暖咖色的卡座區(qū)。其坐北朝南的位置恰似四合院之中的正房。壁墻上一幅幅雋逸靈動的中國畫刺繡為空間注入絲絲雅趣,搭配線條優(yōu)美的弧形米色織錦長椅和柔軟舒適的地毯,讓賓客恍若穿越千年,步入古時文人墨客云集的清雅幽居。
?
貴賓廳坐落餐廳南側入口處,其位置猶如四合院之中的倒座房。中式通花門板墻襯托著兩側以“錦鯉”為主題的特色墻,在湖水綠地毯的映襯下,幻化出一幅“錦鯉躍清塘” 的優(yōu)美畫卷,趣味盎然。廳內(nèi)還安裝了一排可靈活劃分空間的折疊門,以滿足不同場合的需求。
中國大陸如恩設計
仿若垂直的潮流四合院贏嘉會所
Wallpapaper雜志選為2014年全球最佳設計師的如恩設計作品中總充滿一種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」或反之亦然的人文風格。
?
“如恩設計研究室”(neri and hu design and research office)由郭錫恩先生(Mr. Lyndon Ner)和胡如珊小姐(Ms. Rossana Hu)共同創(chuàng)辦。他們憑借其全球化的專業(yè)設計力量,立志為建筑設計、室內(nèi)設計、產(chǎn)品設計以及專業(yè)視覺表現(xiàn)領域打造一個沖破傳統(tǒng)界限并融合創(chuàng)新思維的多元化設計創(chuàng)作平臺。
?
剛獲得大獎的如恩設計研究室所打造的空間,豐富層次令人駐足省思之外,別有一番天地皆在我腳下的人文壯闊。
?
如萬眾矚目的贏嘉會所,受到北京傳統(tǒng)四合院精神的啟發(fā),如恩設計打造一個極其創(chuàng)新的設計理念,那就是將具有延伸感的視野和路徑表現(xiàn)在建筑平面和垂直立面的連接關系上,來貫穿多層次空間的體驗,讓人們在行走其間時能樂于探索屬于他們自己的瞬間,仿佛是一個新形態(tài)、向空中延伸的四合院。
?
悠閑晃入室內(nèi),人文美學的書卷氣愈發(fā)濃郁起來。設計師選用了橡木和柚木作為主要材料,在由淺往深處和由低往高處的步行過程中,空間體驗會通過材料和光源色澤上的轉(zhuǎn)換,逐漸變得更明亮輕盈開闊。從一樓開始,黑色的通道入口散發(fā)出一種神秘誘人的獨特性。當人們穿過一樓電梯間到達三樓的接待處時,空間體驗的視覺就會隨著每一小步揭開,展現(xiàn)緊縮與擴展、私密與公共、黑暗與光亮以及天與地的對比空間順序。
?
沿著深沉而安靜的走廊向前移步,便直接進入兩個主要的公共空間: 挑高明亮的接待大廳和展示畫廊。當身處這些更大的公共空間,人們也可透過重疊的窗洞、門洞和天井間接瞧見位于不同樓層的房間,那些若隱若現(xiàn)的人物、事物,甚至天空,簡直像是一幅現(xiàn)代山水畫。尤其源起于接待大廳,一條木雕大梯開始持續(xù)不斷地串聯(lián)著通往各個空間的路程,先從三樓如蛇形般高升,陸續(xù)蔓延至四樓多處更私密的體驗室,然后輕飄過高聳的挑空畫廊,再盤旋上升至頂樓,穿越了室內(nèi)吧臺和半戶外露臺休息區(qū),最后在漸漸開闊的過程中抵達最貼近自然、陽光、天空的完全開放的觀景臺,這是北京最美的風景。
?
圖書室考慮到閱讀的需要,空間寬敞且明亮,采用灰色地磚與其他區(qū)域的木地板作區(qū)分,所選的家具也皆一方之霸,著名的荷蘭家居品牌Moooi的Emperor吊燈則像半截巨大的鳥籠,選掛在圓桌上方。品酒室內(nèi)的墻面采用與外墻相呼應的木制格柵,但用一塊巨大的落地鏡來緩解空間的閉塞感,這一區(qū)域使用的是同樣來自Moooi的Random Light,與質(zhì)樸動人的空間相互輝映對話,充滿靜謐之境。
?
走廊的地板和墻面都使用了大地色系的木材來鋪陳,設計師為了讓空間豐富且有感,在兩邊墻面做了不規(guī)則饒富趣味的開窗設計,同時用一些光源來照明。當人們游走于這些空間中時,在私密與公共區(qū)域的轉(zhuǎn)換之間,有可能在旅程中交換體驗。透過玻璃窗望過去,也許是與他人意外的對視,或者僅僅是擦身而過,見或不見,在這空間中似乎不那么重要,五感的場域體驗已占滿人們心緒。從不同的樓層、平臺、中庭、窗口、天井、門洞和光影反射之間的探索,或許所有人都會在他們的輕聲漫步中發(fā)掘那光影緩移的美妙。
?
得獎紀錄
◆ Wallpaper全球最佳設計師大獎
◆ 美國《室內(nèi)設計》名人堂“巴賽隆納INSIDE大獎”
◆ 塞羅那INSIDE 大獎
◆ 建筑評論新銳建筑獎(AR Awards for Emerging Architecture)
◆ 英國D&AD大獎
◆ 美國建筑實錄雜志全球十佳“設計先鋒”評選(Design Van**rd)
◆ 美國室內(nèi)設計雜志BOY大獎和金鑰匙大獎
◆ 芝加哥建筑與設計博物館最佳設計大獎(Good Design Awards)
◆ 美國紐約ID雜志設計回顧,紅點大獎
◆ 德國漢諾威Contractworld設計大獎,荷蘭The Great Indoors大獎
◆ 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(DFA)
◆ 香港透視大獎(Perspective Awards)
◆ 臺灣室內(nèi)設計大獎(TID)
日本黑崎敏
轉(zhuǎn)角遇見當代日本FOO
要在咫尺空間內(nèi)棲居并非易事,然而黑崎敏擅長處理崎嶇狹窄的空間,打造了這個滿足每位成員需求的屋案,追求現(xiàn)代極簡外又不失在地日本的文化特色。
?
APOLLO是來自希臘羅馬神話的太陽神阿波羅,是為光明之神,所以黑崎敏重視建筑中「光」與「影」的應用,并且認為在安全和功能性外,賦予空間豐富的精神性,是他們著力追求的目標,并提及生活是由日?,嵥槎逊e而成,建筑物應該要有特定的空間,讓人疲憊的心可以稍事歇息。
?
屋案FOO位于日本橫濱市高原的住宅區(qū),不加修飾的鋼筋混凝土和垂直的木作格柵形構其建物外貌,這個現(xiàn)代感十足的復層住宅,設計里考量了周圍綠意和城市街景,成功與二者達到和諧。
?
黑崎敏幾乎年年獲得日本建筑師協(xié)會優(yōu)秀建筑師作品獎,由于他擅長在地窄人稠的日本都會區(qū),打造出舒適的住宅,他甚至將房屋比喻成衣裳,強調(diào)必須要「量身訂制」,才能達到真正住得舒服的目標。FOO的天井設計,就是他追求舒適的實踐,因為天井不但可為整體空間增添留白,把所有空間串連在一起,還能創(chuàng)造上下鳥瞰的視野,形成一般住宅無法享受到的活性空間。
?
由于女主人喜愛園藝,黑崎敏特別規(guī)劃一日式庭園,讓人于房屋中心的客廳,就可觀賞到和風庭園的靜謐禪意。在建材的使用上,天花板和地板采用實心柚木,搭配胡桃木配件和橡木桌椅,墻面結構則以混凝土打造,天然溫潤的木料材質(zhì)與剛硬冷凝的水泥形成互補。
?
由于日本住宅空間普遍狹小,因此建筑師將動線往東西兩方延伸,以確保家中成員保有各自的隱私。喜愛沖浪運動的兒子,其房間安排于二樓,透過天花板挑高的空間,更有利于親子之間的溝通。
?
二樓臥房和男孩的房間外,設有一室外陽臺,讓人在繁忙的日?,嵥橹校幸蛔屔硇陌残木G洲,從陽臺拾階而上是通往屋頂?shù)穆杜_,此處可一覽周邊的景致。
?
獲獎紀錄
◆ 2008 日本建筑師協(xié)會優(yōu)秀建筑師作品獎「SWITCH」
◆ 2008 日本建筑師協(xié)會優(yōu)秀建筑師作品獎「L」
◆ 2008 日本建筑師協(xié)會優(yōu)秀建筑師作品獎「SLIT」
◆ 2009 日本建筑師協(xié)會優(yōu)秀建筑師作品獎「TEPE」
◆ 2009 日本建筑師協(xié)會優(yōu)秀建筑師作品獎「ATOM」
◆ 2011 日本建筑師協(xié)會優(yōu)秀建筑師作品獎「LIFT」
◆ 2011 GOOD DESIGN AWARD 2011「DAMIER」
◆ 2011 GOOD DESIGN AWARD 2011「Kangaroo HOTEL」
◆ 2012 GOOD DESIGN AWARD 2012「Le49」
日本Keisuke Maeda
山巔的白色云朵
云朵狀的屏風結構讓Cosmic這所山間住宅層次分明,形狀無一相同的拱形結構,框架出各色風景和引人探索的空間,寬敞開放的建筑設計,一反日本向來小規(guī)模的住宅模式,被Wallpaper選為2015的年度私人住宅乃實至名歸之事。
攝影/? Hiroshi Ueda
?
畢業(yè)于國士館大學建筑系,是日本新銳建筑師之一。他深信建筑要能刺激、吸引和挑戰(zhàn)人的感官,以此為前提,希望人們觀賞作品時能留下深刻的印象。而他的住宅設計都是專為業(yè)主量身打造,建筑成功的關鍵之一是立基于建筑師與業(yè)主良好的溝通,彼此互為伙伴的合作關系,他認為比起一味迎合業(yè)主的喜好,將業(yè)主的個人特質(zhì)列為設計的參考指標,才是整個建案的基石。
?
建筑師Keisuke Maeda最感興趣的是人們在日常生活空間中,透過觀察自然的變化,感知到變化才是地球的永恒節(jié)奏。站在這個基礎上,Cosmic這所山間住宅與周圍自然環(huán)境的互動是建筑師關注的焦點所在,比起以墻面和屋頂建造的傳統(tǒng)室內(nèi)空間,Keisuke Maeda打造了云朵狀的屏風結構,或高或低層層堆疊之間,阻隔了強烈直接的日照,篩落建物的日光和煦溫暖。換句話說,這所無限擴張看似沒有邊界的住宅,是遵循當?shù)氐牡乩憝h(huán)境和氣候條件下所創(chuàng)造出的住宅,充分展現(xiàn)建筑師Keisuke Maeda重視人與自然互動關系的設計哲學。高低層疊的云朵結構像極了起伏的山巒,從山頂穿透至山谷的光線照亮的空間是為生活區(qū)域,這些自東向西延伸的云朵結構,不僅抵擋了夏季的炙熱,更與光影的微妙變化、空間氛圍的塑造、大自然的聲響和氣息、遠近不一的視野等元素,共同營造出四季各有不同風貌的住宅空間。讓這所住宅就像打破自然界限,自成一體的小村莊,亦如叢巒疊嶂的山脊,起伏變化的外型輪廓總是不經(jīng)意融入自然地景之中。
?
獲獎紀錄
◆ Wallpaper Design Awards 2015 Best New Private House“Cosmic”
◆ 2014日本JCD設計大賞BEST100:L∞P
◆ 2013 日本建筑師協(xié)會優(yōu)秀建筑師作品:Peanuts
◆ 2012 日本JCD設計大賞銀獎:peanuts
◆ 2011 JIA CHUGOKU Architecture Award首獎–日本建筑師協(xié)會in Chugoku
??? Branch:nest
【觀點僅代表作者,不代表本站立場】
掃一掃添加微信
使用小程序
使用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