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【圖﹕奧圖工作室由兩座建筑物組成﹐建筑物之間的空間與大自然結(jié)合﹐形成露天劇場?!?br>
說起芬蘭最鼎鼎大名的建筑師﹐不能不提奧爾瓦? 奧圖 (Alvar Aalto)(1898-1976) 。筆者這次到訪赫爾辛基﹐有機會一睹這個現(xiàn)代主義建筑大師的創(chuàng)作基地 —— 奧爾瓦 ? 奧圖工作室 (Alvar Aalto Studio) 。
現(xiàn)代主義建筑盛行于上世紀(jì)二十年代﹐主張「形式源于功能」(Form follows Function) 。建筑造型以簡約線條和實用為主﹐不像傳統(tǒng)建筑那種刻意的對稱﹐也沒有多余的裝飾﹐窗戶大多是橫向形的。法國的柯比意 (Le Corbusier) ﹐德國的密斯 ? 凡德羅 (Mies Van Der Rohe) ﹐和芬蘭的奧爾瓦 ? 奧圖都是屬于這個時代的建筑巨匠。
由于自小受到北歐獨特的天然森林和湖泊環(huán)境的薰陶﹐奧圖更擅于把建筑融合大自然﹐在建筑設(shè)計中加入了不少隨意的曲線﹐為平實的建筑增添了幾分浪漫。
Aalto Studio 是一座建在山林斜坡上的兩層高的白色建筑物﹐四周種滿樹木﹐大門外是一幅白色圍墻。從外面看﹐圍墻背后的樹林間只出現(xiàn)一個斜斜的屋頂。要看清楚建筑物的外貌﹐便要穿過圍墻。
來到大門前﹐大門是鎖著的。因為距離導(dǎo)賞團開始的時間還有一刻鐘﹐便趁機在屋子外圍的空地走走看看。我發(fā)現(xiàn)﹐園內(nèi)竟然另有乾坤。工作室由兩幢建筑物組成﹐并以L 形排列﹔其中一幢的外墻是弧形的。兩幢建筑物之間便圍成了一個扇形的空間﹐空間又與微微的斜坡結(jié)合﹐地面上鋪了一層層的板巖石﹐形成一個樹叢中的露天劇場。
不禁狐疑﹐這個露天劇場究竟用來做什么﹖
到了約定時間﹐門開了﹐導(dǎo)賞員要我們換上鞋子﹐再領(lǐng)我們到地面的一個房間。原來這是員工飯廳﹐室內(nèi)的布簾、餐桌、椅子和廚柜都由奧圖親自設(shè)計。哈哈﹐員工吃飯都不用離開工作室﹐建筑師的工作真忙碌。
導(dǎo)賞員對我們作了一個簡單的介紹﹕「建筑物建成于一九五九年。在此之前﹐奧圖在家里工作﹐由于案子逐漸增加﹐舊辦公室不敷應(yīng)用﹐便在離家不遠(yuǎn)處覓地建成這座新工作室。奧圖在一九七六年逝世﹐工作室便由妻子Elissa Aalto 主理﹐直到一九九四年。此后﹐這里便成為奧圖基金的辦事處?!谷缓螬o便帶我們沿樓梯走上一樓﹐來到繪圖室。
?
?
這里是個斜屋頂?shù)拈L方形大房間﹐左右兩則墻上開了橫向形的大窗戶。導(dǎo)賞員說﹕「斜屋頂可讓更多的陽光照進(jìn)室內(nèi)?!刮铱匆娨粡垙堈R排列的圖桌﹐旁邊是收藏圖則的圖柜﹐圖柜上面還放置了大大小小的模型和建筑材料。對﹐建筑師的工作室就是這樣。
深深吸引我的﹐是放置在桌子上的制圖工具。這里有T 尺、三角尺、牛油紙、圈板、金屬擦片和不同硬度的鉛筆。還有古老的計算機和削鉛筆芯的筆刨??粗烂嫔系臄[設(shè)﹐令我回憶起讀建筑時的日子﹐感覺時間正凝固在上世紀(jì)的八十年代。
不過﹐隨著時代進(jìn)步﹐這些工具﹐全部已被電腦繪圖取代﹐今天都不用了。
?
?
制圖室旁邊是會議室﹐房間內(nèi)有一幅由下而上向外傾斜的墻壁﹐墻壁頂部是個天窗?!笁Ρ谑怯脕硐驑I(yè)主展示建筑的設(shè)計圖則﹐天窗正好為墻壁提供天然照明?!箤?dǎo)賞員說。
?
最后﹐我們來到整座建筑物的靈魂地帶﹐一個高樓底斜屋頂?shù)拈_放式工作室。建筑師的工作日以繼夜﹐晨昏顛倒﹐奧圖便為自己和團隊創(chuàng)造一個令人心境平和的工作空間。工作室是個既可單獨工作又可互相交流的地方。房間的一幅墻壁﹐就是早前在外面所見那幅弧形外墻﹐窗子外面就露天劇場。導(dǎo)賞員指著窗子外面的一幅白墻說﹕「幻燈片就從這里投射到對面的白墻﹐扇形的劇場就是用作戶外演講室。」噢﹐明白了﹐劇場用途的謎底終于解開。
我留在這偌大的靈感之源﹐翻看著奧圖親筆繪畫的建筑圖則﹐細(xì)看著那一筆筆充滿建筑師情感的線條﹐我在想﹕「相對于今天冰冷機械式的電腦繪圖﹐這些人性化的圖則更顯珍貴?!?/span>
【觀點僅代表作者,不代表本站立場】
掃一掃添加微信
使用小程序
使用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