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我自認為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。雖然小時羞澀、還有口吃。經(jīng)過入行公關業(yè)后的一番磨練,死的也能說成活的。年紀大了一點的現(xiàn)在,還擅長把硬的說成軟的。
?
帶領團隊,面對一籌莫展的情況,我總是不知哪來的靈光,常常脫口:啊,我知道、我知道了!;涉及復雜的跨團隊合作,為了避免多頭馬車,我會聚焦在事實:我認為,這件事情的重點在于??;遇到上級交辦、下屬求援,我很習慣向過往取經(jīng)、分享經(jīng)驗:我記得,曾經(jīng)碰過類似的狀況??,最后用支持的態(tài)度做結論:我鼓勵團隊嘗試??,以及出于貢獻心態(tài)的我可以貢獻出哪些資源或創(chuàng)見。
?
聽似很牛的溝通套路,卻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罩門:我的向上溝通,做得普普通通。我表面看似乖順,內(nèi)心對上級的分數(shù)卻打得很嚴。年輕不懂事的時候,還曾把微信的昵稱,大咧咧的改成:我不跟笨蛋與懶惰鬼老板工作,給當時的主管帶來不小的心理傷害。
?
主管不做向上管理,不只害到自己??
?
我從不屑做什么向上管理,心想道不同、不相為謀,何必出賣靈魂、跪舔乞憐?然而,走闖職場一段時間,慢慢發(fā)現(xiàn),管理老板,就和管理錢財?shù)牡览聿畈欢唷H暨B最基本的理解都疏于經(jīng)營,自然人鬼殊途。兩相不理的結果,導致我需要上級協(xié)助時,就是叫天不應、叫地不靈的窘境。吃虧的不只自己,還有我?guī)У牟繉佟?/span>
?
上演了幾次四面楚歌的慘烈情景,我收斂了自己的任性,徹底認清一個道理:想要穩(wěn)穩(wěn)做事,得先好好做人。
?
關于如何在組織和部門里做人,我試過好多不同的版本。違背自己本性太遠的,始終做不長久;勉強自己做不擅長的,通常會招致反效果。所以,我唯一比較不會脫軌(出槌)的一招,就是善用與身俱來的親和磁場,透過包裝話術、媒合管道,替老板解決各種懸而未決的難題,找到兩全其美的結局。
?
這樣生存與相安了好長一段時光,我一直覺得,自己做得還可以。老板給我極為自由的施展空間,待遇福利年年都沒忘了我,也愛屋及烏,讓我的團隊成員享有絕對的專業(yè)話語權。
?
做事最勤快、升職卻沒我的份?
?
曾發(fā)生了一件大事,事后回頭看,有不同的省思。原來我做的向上管理,充其量只是圍事性質(zhì),沒有做到點上。
?
那一年,組織進行較大的人事更動,和我同階的主管,都獲得晉升,唯獨沒有我。我很訝異,更多的心情是傷心。比能力,我自認平分秋色。論苦力,我可是獨占鰲頭呀!怎么會沒有我?怎么可能還獨漏了我!
?
我等著老板在溝通年度評等時,會和我說明這個破天荒的決策。結果,老板只是迅速的嘉許我一番:去年辛苦了,來年繼續(xù)加油!就即刻切入其他迫切的議題,請我盡快處理。
?
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!委屈和憤怒,一齊涌上心尖與喉頭。等我回過神來,老板已經(jīng)起身準備趕赴下一個會場,只留下滿桌狼藉的待辦事項。
?
好,沒關系。你不講,我自己創(chuàng)造機會。于是,我以光速的效率替事情收尾,拿著成果準備和老板攤牌。在那個當下,我說的大意是:這些棘手的情況,目前都處理到一個段落,但在這個過程里,我很不開心。
?
聽我這么說,老板有點意外。我一向不在人前展露太多個人情緒,他便問我發(fā)生了什么事。我一股腦的將升職不如預期、覺得自己真心換絕情的牢騷,一吐而盡。中間幾度哽咽,還拿起衛(wèi)生紙擤了鼻涕。
?
老板顯然沒有預料到這個神展開,一時不知如何響應起。時隔多年,他當時究竟說了什么,我也不復記憶,顯見當時我有多么爆炸。就算有合理的解釋,我根本聽不進去。不久,我便離開了那里。
?
面對上級,不是滿足他的期待,而是搞懂他的渴望
?
最近,因為團隊人力即將異動,我不得不再次面對必要的向上疏通,理清人力替補的替代方案。局勢不好,我心里得做最壞打算,因而十分煩躁,該怎么向老板提案。
?
上班途中,隨意聽起一個職場節(jié)目《請聽,哈佛管理學》,吸引住我耳朵的是邀約到專家老師,借鏡的冰山理論,分享如何有效和主管溝通的技巧。這不就是我的困境嗎?我蜷曲在地鐵的最角落,心情如同落水者、恰巧攀附上浮木一般的傾聽著。
?
長達1小時的節(jié)目中,專家老師有句話,深深點醒了我:你不用老是去滿足老板的期待,而是要想辦法連接他的渴望,建立起內(nèi)在連接,這才是良好溝通的基礎。
?
借鏡的冰山理論,講求的是溝通的一致性,找到表里一致、內(nèi)外相符的溝通姿態(tài),將更能提升溝通的質(zhì)量、切中溝通的要旨。
?
一致性,仰賴3個關鍵:在意情境、表達自我、關照他人。檢視我和前老板一拍兩散的例子,我只做到了其中的1/3。的確,我明白表達老子很不爽,但我沒有超脫個人情緒,表現(xiàn)出對老板所處情境的在乎和關切。
?
直到很久以后,我才輾轉(zhuǎn)得知老板當時的為難。業(yè)績不佳,他首當其沖,當然也影響下面的人事升職,我是辦公室政治的邊緣人,竟然都沒發(fā)現(xiàn),那些升官的同事,都有一個共通點:與營利貢獻息息相關。
?
回到連接渴望,專家老師點出了人性的真實,只要是人,都渴望被關注和重視,老板亦然。在基礎的關注之余,一定還有其他的野心。那顆心,渴求的是短期自保、穩(wěn)中求進,還是大破大立、大富大貴?
?
職場上換位思考,雖不保證能換來真情,但絕對會大幅降低被陣前換將的風險。和老板說話,我常只炫示自己的能耐,以為滿足期待,對方也該響應我的期待。
?
但我很少表達關切,老板最近好嗎?他正面臨什么樣的處境?我能做些什么,連接他心中真正的渴望?讓他覺得自己被關注、被重視、被認可有價值。
?
我不知道這一次,我能溝通成什么模樣。不過我有信心,這一次絕對不一樣。與大家共勉,老板的內(nèi)在世界,并不是神秘世界,只要我們愿意開放自己的內(nèi)在,在表達自我需求之前,表達對他的在意和關懷。
【觀點僅代表作者,不代表本站立場】
掃一掃添加微信
使用小程序
使用公眾號